山西历史上名人辈出,历史名人资源丰富。近些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历史名人资源的争夺成为各个地区都出现过的社会现象。有些名人故里纠纷甚至闹得沸沸扬扬,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山西所涉及的历史名人资源纠纷众多,影响较大。
晋北地区位于山西省北部,包括大同、朔州和忻州三市。北连内蒙,西临陕西府谷,东临河北。晋北地区坐落在黄土高原之上,东西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着一条宽平的汾河谷地,自东北向西南扩展,北与蒙古高原相连接,处于农耕和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这一地区是北方民族内迁中原的要路,也是民族交往汇聚融合的主要地带。
晋北地区内吕布、尉迟恭、慧远及文学作品中的绍蝉、花木兰、余太君及苏三等历史名人的故里均存有争议。
吕布故里纠纷(内蒙古五原一一内蒙古包头一一山西定襄一一内蒙古呼市一一陕西绥德)
汉魏之际,血溅火飞,豪杰并出。受小说《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影响,吕布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他在政坛上吨吨风云、翻云覆雨,却又反复无常、不信不义。他彪悍挠勇,独战三英、辗门射载、争雄中原,却还是终结于下部城自门楼上一根轻飘飘的丝带。
关于这位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的故里,近十余年来,共出现了五种不同的说法,涉及三省五地。往往这边论战正酣战,那边硝烟又起,争执不下。各个地区互不相让,纷纷树起吕布雕像,仿佛昭告天下其故里所属。
史籍中缺乏关于吕布祖辈的记载。《三国志·吕布传》中记载“吕布宇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后汉书》、《资治通鉴》中也都如是记载。如今,关于吕布的故里有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津尔市五原县〉说、九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说、定襄(今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说、呼市(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说和绥德(今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说。
五原说
关于吕布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津尔市五原县人的说法较早,也比较具有影响力。其依据主要就是《三国志》、《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中关于吕布为“五原郡人”的记载。当地政府早在年就以建起吕布雕像。年,内蒙古文联作家王福林在远方出版社出版《少年吕布在五原》一书,又将吕布故里在五原这一观点重申。
九原说
早在20世纪70年代,包头市史志办在编写《包头志》时,就将吕布编入其中。年,《包头日报》刊登了张笑宇的一篇调研文章《古城掘疑一一吕布故乡暨九原郡考》,全面否定了五原说,提出了吕布故里在九原,即今内蒙古包头市一说。年,九原区麻池镇也矗立起吕布雕塑。
除了正史中关于吕布“五原郡九原人”的记载作为依据外,现包头市九原地区发现大量的古城文化遗址。另外,麻池古城周边至今还生活着一批吕姓村民,并且很多人说自己是吕布的后人。关于吕布传奇出生和神话般成长的故事,在这一带也广为流传。
关于五原和九原两说,我们只要搞清楚汉代的五原郡九原到底对应今天的何地,吕布的故里自然就清晰明了了。《史记》记载吕布为“五原郡九原人”,其含义即五原郡下属的九原县人。
《汉书·地理志》明确记载:“五原郡,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东部都尉治稠阳。莽曰获降。属并少县十六:九原,莽曰成平。固陵,莽曰固调。五原,莽曰填河亭”《后汉书志》载:“五原郡秦置为九原,武帝更名。十城九原、五原、临沃”我们从中可知,秦时的九原郡在汉武帝时改名为五原郡,属并州。并州辖境最大的时候包括今山西省大部、陕西省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九原、五原均属于五原郡的下属县级行政区划。秦九原郡、汉五原郡的郡治所在地均在九原县,即今内蒙古包头市西。而今五原县所处辖地在汉代叫做广牧县,颜师古在汉书地理志中注“广牧,朔方之县也。”即广牧县在汉代隶属朔方郡管辖,与当时的五原郡、九原均无关系。今五原在年(清光绪二十九年)设直隶厅,年才正式改为五原县。因此,吕布故里当为汉代五原郡九原县,即今天的内蒙古包头市。由于行政区划的变革,现在的五原县与汉代五原郡并不是同一地理区划。
定襄说
五原县和九原区之争硝烟刚起,山西省就传出了吕布故里在定襄的说法。《三国志·吕布传》中,有“布见备,甚敬之,谓备曰:我与卿同边地人也”的记载。而山西忻州至今一直流传着有“忻州无好女,定襄无好男”的说法,讲的就是绍蝉和吕布二人。另外,今山西定襄县中霍村中有吕布井,东霍村中有吕布池等遗迹,还有很多少年吕布成长的故事世代流传。明正德年间进士党承志还作有《过吕布池》诗。正是因为这些遗迹、传说、俗语的存在,加上定襄县位于山西省北部,持定襄说者便认为这个地理位置符合吕布自称为“边地人”的说法。但笔者认为,遗迹、传说和俗语可以作为吕布可能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依据,但是如果硬要往正史记载的“边地人”上去扯关系,就不免显得牵强了。
呼市说
随着山西定襄说的产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随即提出了古定襄县指的是今呼市东南,而非山西定襄。《大辞海·中国地理卷》古地名“定襄县”条目载:“西汉置。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东汉建安末废。”《大辞海·中国地理卷》山西省“定襄县”条目载:“西汉置阳曲县,东汉改今名。”从这两条记载我们可以看出,从东汉初年到建安末,在今山西和今内蒙的行政区划上同时存在着两个同名为“定襄”的地方。呼市说者认为定襄指的正是后者。
我们在上文已经说过,吕布故里定襄说本就略显牵强,由此跟风而来的呼市说亦不可为信。况且其除了“定襄”这个有可能属于“边地”地理概念的地名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依据作支撑了,所以呼市说甚至比山西定襄说更加单薄。
陕西绥德说
陕西绥德说的依据主要就是陕北地区一直流传着两句民谚:“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前一句指的就是绍蝉和吕布。但吕布生于绥德并无其他历史依据作支撑。故笔者认为绥德说亦不成立。
综上,吕布故里纠纷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忽视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地方行政区划会随之变化。同一个地名,古今时期不同,可能所指地区也不一样。根据正史记载及历史地理沿革考辨,笔者认同吕布故里当是汉代五原郡九原县,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其他诸说皆不可取。通过对山西定襄说、内蒙古呼市说及陕西绥德说的分析,我们需要认识到,对待历史人物的地理归属问题应持有严谨的态度,不能太过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