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1日电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出生的宝音,十三岁时随父母离开家乡到北京发展。内蒙古地域辽阔,风景优美的草原风光也伴随着他儿时的记忆,印在脑海中。二十年后,事业有成的他回到家乡时发现,原来的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牧人策马已经不见了。由于超载放牧,加上气候干旱等气候变化异常原因,内蒙古地区草场沙化退化严重,许多草原演变成了沙地。
一亩田“食尚之星”宝音参加央视《识材有道》节目现场获两百万采购大单
为了保护这片天然的草原资源,宝音回到家乡,创办了大有益生态农牧合作社,通过提倡现代化养殖和科学化管理理念,实现了内蒙古草原肉羊产业升级与生态的“共赢”,不仅带动了当地牧民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为消费者提供了原生态的优质农产品,重新将科尔沁美丽的草原还给了当地牧民。为了带动当地肉羊产业发展,他本人从原来的千万富翁变成了“千万负翁”。
宝音在年被央视7套《食尚大转盘》栏目以及该节目产地合作伙伴一亩田农产品电商平台评选为全国“食尚之星”。年12月3日,宝音参加央视7套《食尚大转盘》栏目大型季播节目《识材有道》第五期录制。宝音的故事深深的感染了现场的采购商,在节目现场获得了盒马鲜生和天猫生鲜万元的采购大单。
内蒙古牧区优势变劣势草原沙化严重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它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额济纳戈壁,面积88万多平方公里,草原面积13.2亿亩,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立足于农牧交错带的独特优势,近十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一直是我国肉羊存栏量和羊肉产量最大的省区。
内蒙古每年年末羊存栏量在万只,羊肉产量在90万吨左右,存栏量和产量占我国总量的两成左右。内蒙古地区传统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缺乏一定的技术性标准,以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和破坏当地的草原结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遭,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
如何在保留原有游牧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实现牧民生活条件改善和生态环境平衡两者的共赢,新农人宝音甘愿放弃了原来的事业,通过科学养殖方法和市场经营理念,带领牧民重建了美丽的家乡。
调整生产结构新农人带领牧民发展现代牧业
控制羊存栏量,保证草原生态平衡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半干旱地区20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作为人口控制临界线。科尔沁地区人口密度为45人/平方公里,超过临界线1.2~1.7倍。人口密度过高,导致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扩大耕地、增加畜牧饲养量满足自身的需求,无疑会增加草原环境的压力。在科尔沁地区,因人口密度过大造成的结果便是:合理均衡的养殖模式为六亩天然草场养一只羊,牧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现实情况中却是一亩地养六只羊。
宝音带领当地牧民建立了畜牧养殖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一百多公顷的草原范围内坚持只养一万只羊,合理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当地草地资源。同时在原有的天然草场的基础上,增加高效益规范化人工草地的种植面积。人工优质牧草不仅可作为天然饲养的补充,也改变了传统牧业靠天吃饭的困境,同时还减少对自然草场的过多开垦,保持草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以质换量,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我国羊肉产量和消费量居世界首位,现有的落后养殖生产条件导致产业集中化程度不高,效益偏低。羊肉消费市场升级为我国肉羊发展品牌化,提供了生存空间与机遇。
年农业部发布了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阿鲁科尔沁旗草原游牧系统等20个传统农业系统被认定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阿旗草原保留有内蒙古唯一游牧生产方式。
借助羊肉产业升级的背景和科尔沁旗草原的自然地理优势,宝音制定了统一标准的管理体系,包括统一检疫防控、统一科学选育配种、统一培训标准养殖技术、统一实行GPS可追溯标识管理,不仅大幅提高了当地肉羊的养殖管理技术水平,保证合作社牧民生产出高品质的羊肉,也降低了生产成本,让科尔沁草原肉羊养殖走上了科学化、标准化的道路。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宝音带领牧民生产出了可与新西兰羊肉相媲美的安全、优质、无污染的草饲羊肉,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符合中国绿色食品A级标准,在增加品牌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市场溢价能力。
采用科技创新,适应市场新需求。传统羊肉出栏季节主要集中在七八九月,这与消费市场中冬季羊肉消费旺季时间略有偏差。一亩田平台上采购热度趋势图显示,肉羊采购热度从每年的7月开始逐渐上升,到12月份达到高峰期。
一亩田平台肉羊年度采购热度走势图
为了改变原有传统出栏季节与消费旺季间的错峰时间,宝音通过肉羊品种改良,分组分批出栏等方式,由原先的一年出栏一次变为每三个月出栏一次,为消费市场保证持续稳定的肉羊供应,同时也保证牧民的收入。未来,宝音还将引进新西兰优质种公羊,为高端消费市场提供优质羊肉。
以宝音为代表的有理想、有能力、有远见的新农人,从保护家乡的草原生态环境的初衷出发,通过现代科学养殖方式、市场化销售模式,不仅保护游牧系统栖息地和珍贵的草原文化遗产,实现了原有的游牧生产方式与现代畜牧业生产技术的结合,实现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实现了人类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也让内蒙古自治区保留的唯一的游牧生产方式得以延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