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大公司,催着你去“签offer”,却另有目的,一种新的陷阱
经过三年的被迫"沉默",大学生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自由,可以在电脑前学习和考试,高年级学生也不用在屏幕前与HR沟通,大学生活再次恢复了往日的气息。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不少高校的学生感叹,校招的门槛似乎降低了,不仅招的人多了,而且过去没有严格的筛选,基本上是学生投了简历就留下来了。
一位来自郑大的学生分享说:比亚迪校招时,在学校宣讲会前两周,大量学生投递了简历,线下面试不过三两分钟,一周后打电话说是职位信息,下周直接打电话催促学生报名。
大公司催促你在学校招聘时"签下offer"是别有用心的,一种新的陷阱正在席卷新生。
郑大的学生很慌张:工资待遇还没谈好,怎么就急着报名了?问过人力资源部门后,答复也很含糊,只说有系统的培训,催着学生报名是为了让他们放心。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现在的大学生看多了学校招聘的套路,习惯了挑选雇主,所以突然就像这样兴奋起来。
我之前为大家介绍过,往年校招,大公司的惯用套路--"破格"招聘法,比如一到,一节,每年都要参加校招,每年都要招几百人。
其实,公司真正需要的大学生不到10人,但由于规模大,有能力培养一两百名毕业生,优中选优,先不签正式合同,统一培训。
许多毕业生头脑简单,认为自己可能是那百分之十,甚至是百分之一的留守儿童之一。结果是,他们在接受了大半年的培训后,最终被残酷地注销了,拿着实习生的微薄工资,做着并不比正式员工轻松多少的工作。
对于企业来说,优中选优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为同行业招不到人,限制了竞争对手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半年的试用期摇摇欲坠,失去的不仅是签约大公司的机会,也是自己在校招中重新选择的机会。
但这个套路已经过时了。毕业生们只需要问问他们的同事,哪些大公司的员工流失率高,就可以自然地避开地雷。
学校招聘策略的性质:高利润公司、高发展的大学生
比亚迪虽然不是国有企业,但也是中国比较大的成熟企业,往年参加校招的人寥寥无几,几十万份简历要经过层层筛选,不容易被留下来。
据郑大的学生反应,比亚迪的校招有了很大的变化,几乎没有选拔条件,已经投递简历的学生,两周之内,HR就会催他们去应聘。
面对这种情况,谨慎的学生会选择静观其变,而考虑不周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很幸运,从大公司或一些优惠政策中捡到了一个宝贵的扩张机会。
但比亚迪的深入校招,不仅是郑大,还有哈工大等高校,据其他应届生和个别HR内部透露:比亚迪向杜昭展示了今年的"国企批发价",是根据国企给应届生的平均工资来大规模招聘毕业生的。
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两年内会有一些大的裁员,即使公司不主动裁员,也会有轮岗、分配和其他许多方式迫使不理解的学生主动离开。
一位比亚迪的老员工透露,大规模裁减应届生的时候,老员工的工资更高,所以很明显,这个消息是真的。
至于大公司为何不惜使用"校招陷阱",原因也是与利润有关。国家将为大公司招聘应届毕业生提供10万左右的免税补贴。
根据一个应届生能在大公司呆多久来推算,如果一个应届生的工资低于1万,相当于白给公司打工,公司还是能从津贴和工资的差额中获得高额利润。
写在最后:
因此,看看比亚迪给郑州的学生提供的工资,的底薪,并不算多。与前几年从或开始的人相比,我想一定有更多的大学生,自愿落入这个陷阱。
学校的招聘计划席卷了应届生,有人说这是毕业前的"最后一课",但笔者认为,如果这堂课需要赌上毕业生的前途命运,代价太大。
目前,大学生很难找到工作,企业人手不足,因为很多企业为了从补贴中获利,把大学生的前途置之脑后。
应届生需要,国家和社会也需要,有责任感的优秀企业。我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父母能告知他们的孩子,以免他们被虚假的利益所蒙蔽,辜负了他们的资格,浪费了他们的机会。
#学校招聘
今天的话题:你的感受如何?
(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