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旗苏木内蒙古地名不一样

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蒙古各部的管理,在其历史传统的基础上规定各旗封建领主定期“会盟”检阅的制度。会盟有的是三年举行一次,有的是两年或一年举行一次。

NO.作者/月灵

制图/傲慢的上校漫画/听风者配图/大尾巴熊

熟悉内蒙古的人都知道,内蒙的地名中很多以盟、旗作为结尾。如我们熟悉的旅游胜地阿拉善盟,包括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图源.shutterstock

截至年,内蒙古自治区共辖12个地级行政区,包括9个地级市、3个盟。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为呼和浩特市,此外市盟还有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

市和盟并存的内蒙古

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意思?又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

盟旗制度

盟、旗的命名方式与清朝对蒙古族实行的盟旗制度直接相关。清代盟旗制度的渊源,又与蒙古族原有的社会结构以及满洲八旗制度有关。

满八旗制度

盟旗制度以前,蒙古族以兀鲁思、鄂托克、爱玛克等作为社会基本结构。兀鲁思指蒙古各汗王的封地,由大的部落集团构成,并以该集团中强大部落命名该兀鲁思。

蒙古五大兀鲁思:乃蛮、克烈、蔑儿乞、塔塔儿、蒙古,兀鲁思这一词意为“人众”

鄂托克指部落、疆城、屯营地,是明代蒙古中后期军政合一的社会基本单位。在鄂托克中,一家一户的阿寅勒(古代蒙古社会中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游牧方式)是基本的经济单位,他们要提供赋税和兵役。鄂托克则只以地缘关系为基础,阿寅勒之间不一定存在血缘关系。

著名的鄂托克前旗,可以理解为汉语的“屯”

兀鲁思除了分成若干鄂托克外,还可以分成若干爱玛克。爱玛克是近亲家族的结合。爱玛克和鄂托克的主要区别是:爱马克不仅以地缘关系为基础,而且必须属于同一的亲族集团。

明清之际我国蒙古族社会中,在大小封建主之间,还存在一种集会叫“楚固拉干”。这种集会由参加集会的封建领主根据彼此间的关系事先商定。用以调解彼此间的关系,商讨重要行政,或建立军事和贸易盟约。蒙古族社会中兀鲁思、鄂托克、爱玛克和楚固拉干的存在,为清朝在蒙古地区建立盟旗制度奠定了基础。

成吉思汗早期的血亲聚会称得上是早期“楚固拉干”

蒙古人的集体游猎是组织、纪律非常严密的有组织一项活动,也是楚固拉干交流感情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年,清朝政府对归附的蒙古部众,按“八旗”原则在其原有社会制度基础上进行编制。此后,使用同样的方法安置陆续归附的蒙古诸部。年,盟旗制度正式建立。

盟旗制度可用于巩固清对蒙古的统治;团结蒙古王公贵族;对外抵御侵略势力,维护边疆和平与稳定;加强满、蒙、汉之间的民族和贸易交流。可谓一举多得。

今天的阿拉善盟以及下辖的旗、苏木三级

茶、盐、酒和珍贵马匹都有的边疆集市

然而,盟旗制度也存在若干缺陷。具体来说,即不能越旗游牧、耕种及自由往来,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当地内部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盟旗制度彻底废除,仅保留盟旗称谓。

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蒙古各部的管理,在其历史传统的基础上规定各旗封建领主定期“会盟”检阅的制度。会盟有的是三年举行一次,有的是两年或一年举行一次。会盟地点由清政府指定,通常是便于各旗集会的地方,一经指定,即以该地名作为盟的名称。

前来参加“会盟”的蒙古贵族

盟是旗的会盟组织,合数个旗而成。在蒙古地区编旗设佐的过程中,会盟制度逐渐形成。会盟是将不同的旗进行协调,以加强中央政府的统治。每盟设盟长一人、副盟长一人。盟的划分大约依据旧王公贵族的势力范围来划分。

清初,漠南蒙古49旗分为哲里木、昭乌达、卓索图、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等6盟。在盟旗制度建立之前,蒙古社会原有的兀鲁思、鄂托克、爱玛克之间是领属关系。盟旗制度形成后,上述社会结构之间的领属关系基本消解。

连带着蒙古原来部族关系也消弭于无形

如今,盟作为内蒙古行政单位,相当于其他省区的地级市。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时,共有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呼伦贝尔盟、阿拉善盟、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9个盟。

天苍苍野茫茫,盟旗满地是牛羊

自年后内蒙古实施盟改市以来,哲里木、呼伦贝尔、伊克昭、昭乌达、巴彦淖尔、乌兰察布分别改制成为地级市。目前内蒙古仍有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三个地级“盟”行政建制。

清朝时期,旗作为军事、行政合一组织,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清朝的地方组织,又是蒙古封建领主的世袭领地。旗的增设、部族的分离、划定旗界以及禁止越界游牧等措施将蒙古贵族固定在其土地上,限制其实力的扩大和发展。

旗的划分大致以过去的封建领地鄂托克、爱玛克等为基础,并尽可能的将它们进行分割,即将每一部分划为多个旗,只有少数部就原部编为一旗。这一举措便于清朝政府统一管理。

旗内部的基本管理呈金字塔形,金字塔顶端的是旗札萨克,负责旗内一般行政、军事等事务。协理台吉以及管旗章京协助旗札萨克处理旗务。

札萨克,官名,蒙古语“执政官”的意思,是一种清朝主要对蒙古族和满族人授予的军事、政治官职爵位

如今,旗作为内蒙古行政单位,相当于其他省区的县。现今内蒙古共有52个旗(包含3个自治旗),主要是少数民族集聚地。

苏木

旗下最基本的组织是牛录,管理有关苏木一切事务,其副职为昆都。苏木蒙古语原意为“箭”。清政府对旗的管理办法是,旗内苏木数量超过十的,设章京两名,少于十的设章京一名,管理一般地方旗民事务,受协理台吉、管旗章京控制。位于苏木之下的组织为达鲁葛,是十户的组长,战时指挥兵丁,平时维持治安,执行法律,调查户口等。

苏木蒙古语原意为“箭”,蒙古人也确实重视箭术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沿用苏木的传统建制,成为乡镇一级行政建制蒙古语通称,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乡级行政区。

目前,苏木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牧业地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年如同农业地区的乡镇合并一样,苏木也存在合并,或者撤苏木设镇等行政区划调整。内蒙古自治区年有个苏木。除呼和浩特市和乌海市2个地级市外,其余10盟市管辖区域均分布有苏木。

需要注意的是,内蒙古地名中虽然也有很多以“浩特”作为结尾,但浩特和上面的盟、旗、苏木的命名或划分依据不太一样,它不属于行政单位的划分范畴。浩特原指蒙古族牧民居住的自然村,后也指代城市。有一种说法是,蒙古人将两个紧挨驻扎的蒙古包称为一个浩特。

数数里面有几个浩特?

如今,“浩特”多保留“城市”的含义,用于一般命名。例如,呼和浩特旧称归绥,原因在于,在清末民国呼市中心城区由归化与绥远两座城市合并而成,故名归绥。归绥于年改名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

再如,锡林浩特。锡林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首都北京的正北方,是锡林郭勒盟盟府所在地。锡林浩特意为山脚下的城市,也有人称之为“紫色的城市”。与之类似的还有“郭勒”,郭勒在蒙古语中指“河”,有时“郭勒”会转写为“高勒”。同样不属于行政单位的划分范畴。

盟、旗命名的昨天与今天

盟、旗名称得以沿用的主要原因即两者与现行体系的两个层级(地级市、县)基本重合,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两种命名方式在区域管理方面并未发生冲突。因此,盟、旗作为区域划分的习惯性用法(部分地)被保留了下来。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管辖内蒙古巨大土地面积的现成有效手段,“盟”被空前重视起来。国家通过整顿、规范各盟建制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其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即“撤盟改市”,一些在早期变化较为频繁的盟旗或被撤消或被合并。

具体而言,内蒙古的12个地级盟市中,目前地级盟建制仅存兴安盟、阿拉善盟和锡林郭勒盟。年10月,国家撤销昭乌达盟行政公署建制,设立地级赤峰市。年1月,撤销哲里木盟建制,设立地级通辽市。年2月,撤销伊克昭盟行政公署建制,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年10月,撤销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建制,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年12月,撤销乌兰察布盟行政公署建制,设立地级乌兰察布市。年12月,撤销巴彦淖尔盟行政公署建制,设立地级巴彦淖尔市。

撤盟改市

六个撤盟建市的地级单位生活着近万人。“撤盟改市”的举措对于上述地区及生活其中的人们,无论是在经济、生活、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在各类城市评比、赛事安排、功能性任命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今,一些重要经济产业带很多就分布在上述区域内。

以呼伦贝尔市为例,年10月10日经国家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此后,呼伦贝尔以一个整体的地级市的行政建制展现在人们面前。年呼伦贝尔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年被国家评为中国魅力城市,获得最具民族特色城市奖。年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这些成就与“撤盟改市”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连带效应密不可分。

环境好、发展好的呼伦贝尔

参考资料l简论盟旗制度.杨强;清代的盟旗制度.李婧;试述盟旗制度的演变,赵飞;游牧行国与盟旗制度.史继忠;简论清代蒙古族地区的盟旗制度.牛海桢;民国时期新疆盟旗制度的废除.刘国俊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06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