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为了加快新工人的培养、培训速度,充分整合生产部门人力资源,发挥传帮带的优良传统,适应公司高速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在生产加工岗位一线员工。
3.定义师傅:能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工段长、班组长、熟练工人。
4.职责
4.1生产管理一部计划调度科负责本管理规定的组织实施和过程管理,以及师带徒津贴的核算和报批工作。
4.2各生产部门负责本管理规定的具体实施。
4.3人力资源部负责过程监督、资料审核与备案和师带徒津贴审核工作。5.工作程序及管理规定5.1各生产部门综合管理员或指定人员负责新员工培训工作,建立和管理师带徒工作全部档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部门师带徒考评小组名单、每期师傅和徒弟名单、师徒合同、师带徒日志、师带徒考评记录等。
5.2各生产部门成立师带徒考评小组:组长:部门经理
副组长:生产助理或其它主管
成员:由部门相关技术人员、安全员、工段长、3-5名技术能力强的中高级员工组成。
5.3考评小组组织选拔建立单位各工种师傅队伍,师傅任职的基本条件如下:
5.3.1品行端正,无不良嗜好;
5.3.2操作技能熟练,熟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5.3.3勤奋好学,乐于助人;
5.3.4工作成绩显著,无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发生;
5.3.5在生产一线工作六个月及以上。5.4徒弟由部门培训负责人或各工段长申报,考评小组审批;徒弟的基本条件如下:
5.4.1进厂不足一月的新员工;5.4.2大中专院校的实习生;
5.4.3虽进厂时间较长,但仍不能掌握合格操作技能的员工;
5.4.4年内出现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员工;
5.4.5需要进行一对一培训的转岗员工;
5.4.6部门经理认为有必要进行技能培训的员工。
5.5部门培训负责人根据师带徒范围和工种,确定新入司员工是否必须进行师带徒。如需进行,通知工段长确定对应的师傅名单,经部门经理审核批准后报生产管理一部计划调度科,由计划调度科汇总报人力资源部培训开发科备案。新员工的师徒关系应在入司15日内确定,确保在转正之前完成师带徒过程并进行出徒考核。
5.6师带徒培训内容:
5.6.1工位工具操作;
5.6.2工位设备操作;
5.6.3作业指导书内容;
5.6.4工位质量要求;
5.6.5工位安全要求;
5.6.6设备保养知识;
5.6.7经验性操作技能。5.7师带徒工作要求:
5.7.1各生产部门主持制定并签订《师徒合同》,合同一式三份,师傅、徒弟、单位分别保存。部门制作《师带徒合同档案》报生产管理一部计划调度科,由计划调度科汇总后报培训开发科备案。师带徒名单出现变化时,单位要及时填写变更表报计划调度科和培训开发科备案,每月15日、30日上报,如不提报,将不予发放师带徒津贴。5.7.2师傅需经过部门组织的专门业务培训;5.7.3师徒双方每天都要亲自填写“师带徒日志”,每周末师傅对徒弟进行测验,并将测验项目和测验结果记入日志中,日志每周末报考评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审查签字;5.7.4徒弟要尊敬师傅,服从师傅;5.7.5师傅禁止对徒弟“吃拿卡要”;5.7.6师傅对徒弟要认真、负责、热心、贴心,无私传授知识与技能,不准态度蛮横、敷衍了事。5.7.7师傅在日常工作中采用口头讲授与手把手传授的方式,注重徒弟应知应会并举。5.8师带徒工作方法:5.8.1各部门视工种的不同,由师带徒考评小组组织制定师带徒每周需完成的基本内容和考核标准,并纳入《师徒合同》;5.8.2师带徒考评小组根据各工种技术要求确定师带徒的期限,原则上不少于两个月,不大于三个月;5.9师带徒工作津贴:5.9.1每名师傅每期限带1-2名徒弟;5.9.2师傅每期带一名徒弟享受津贴元,每增加一人,津贴增加元。因徒弟转岗、调岗、离职等原因未带徒到期的,师傅可按带徒时间(实际带徒时间需超过15天)享受津贴,计算公式:应得津贴=(全额津贴÷应带徒天数)×实际带徒天数。虽带徒期满,但徒弟未参加出徒考试即离职或调岗的,师傅津贴按80%计算。5.9.3带徒到期,由师带徒考评小组对徒弟进行百分百出徒考核,考核包括理论和实操考试,做出考核结论,以《师带徒出徒考核表》记录,师带徒考评小组相关成员(其中必须包括组长)签字确认。出徒考核的理论和实操考试,必须提前通知计划调度科和培训开发科监督。徒弟经考核不合格者继续由师傅延长带徒一个月,期间不再享受津贴;延长一个月后经出徒考核仍不合格者,由师带徒考评小组查实原因,提出对师徒双方的处理意见。5.9.4带徒期间,未经师傅许可,徒弟禁止独自操作关键工序或关键设备;徒弟操作中所发生的质量、安全、设备、工装事故,均由师傅承担全部责任。5.9.5每月师带徒津贴由生产管理一部计划调度科汇总后报培训开发科进行审批,津贴在工资中体现。6.附件附件1:《师带徒日志格式》附件2:《师徒合同基本文本》附件3:《师带徒出徒考评表样本》附件4:《师带徒合同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