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丨直招军士的舞台有多大

第77集团军某旅组织实弹射击演练。蒋振梁摄

训练归来,第77集团军某旅直招军士俞松云(左三)与战友们交流经验。蒋振梁摄

第77集团军某旅直招军士袁正泰(左一)讲解装备操作方法。蒋振梁摄

初入军营,要跨过几道关

与直招军士欧子俊一样,第77集团军某旅某连下士赵静辉的成长也不怎么顺利——入伍将近一年,他仍未找到“当军士的感觉”。

前段时间,由于班长休假、副班长和另外一名骨干参加集训,班里只剩下赵静辉一名军士,“代理班长”的担子便落到他的身上。

第一天出早操,赵静辉便感觉到异样:班里仅剩的几名战士队列站得松松垮垮,上等兵小吴时不时抓耳挠腮。

“队列里做动作,不应该打报告吗?”虽然赵静辉语气严厉,可小吴根本不买账,小声嘀咕道:“报告!我肚子不舒服,要上厕所。”

没等赵静辉批准,小吴径直朝宿舍走去。此刻,队列里剩下的3名战士用余光瞟向赵静辉,嘴角上露出一丝讪笑。

也难怪,赵静辉刚入伍时,小吴已经下连半年,就连如何叠被子、怎么走队列等,都是小吴手把手教他的。可以说,小吴也算是赵静辉的“新训班长”。

后面的几天里,类似情况不断上演。无奈之下,赵静辉只得向排长求助:“排长,班里现有战士中,2个军龄比我老,2个是我同年兵,以我目前的威信根本无法服众,这个代理班长我当不了。”

“对于直招军士而言,如何度过适应期,是他们入伍后必须直面的第一道坎。”该旅领导说,初来乍到,他们和新兵没有什么区别,但这种军士身份的特殊性,常常会给他们带来强烈的不适感。

对此,某连下士李双二深有感触地说:“同样一件事,新兵没做好,老兵会包容他们;而我要是搞砸了,不免会遭到调侃。”不仅如此,作为直招军士的他,还要面临来自训练、考核、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在基层连队,如果训练成绩搞不上去,哪怕我的文化程度和技能素养再高也难以赢得尊重。”说到这里,李双二面露苦涩,“更别提我还总是给连队拖后腿了。”

与此同时,军士的考核课目与义务兵也有很大区别。李双二坦言,类似图上量算、确定站立点和目标点等军士考核内容,他想要及格确实有难度。

“在入伍当年的综合考评中,受军事训练成绩‘一票否决制’的影响,大多数直招军士很难被评定为优秀。”对此,李双二颇为无奈,“本抱着建功军营的理想参军入伍,没想到却被一盆凉水浇头,难免会有心理落差。”

此外,因身份不同,直招军士常被新兵们“屏蔽”在同年兵的社交圈外;由于资历尚浅,他们又和其他军士没有太多共同话语……对于在人际交往中面临的困境,李双二坦言:“我感到很孤独,有时甚至会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直招军士学历高、专业性强,理应成为军士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谈及此事,该旅领导说,如何让这些心怀理想、身怀本领的好苗子尽快扎根破土,是带兵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扎根破土,该如何闯关

在该旅众多直招军士中,中士侯伯乐无疑是幸运的。读大学期间,他考取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来到卫生连后,侯伯乐便担负起坐诊的工作。

一次,一名战士在演训中突发急性阑尾炎。在随行军医的指导下,侯伯乐顺利地完成了手术,随后获得旅队嘉奖。自那以后,前来就诊的官兵更加信任侯伯乐的医术,他也很快在卫生连站稳了脚跟。

“只要让直招军士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做到扬长避短,他们就能获得战友认可、赢得官兵尊重。”该旅领导说,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按照“专业对口、人尽其才”的原则,对直招军士定岗定编情况进行复核,确保每个人都能走上适合的岗位。

大学期间,中士藏庆达学的是雷达专业,随后作为雷达技师被选拔为直招军士。然而,他所在连队尚未配发新装备,在定岗时,藏庆达被任命为导弹射手。因为无法发挥自身专业特长,藏庆达在连队始终找不到存在感。

在岗位复核时,藏庆达的情况引起该旅党委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703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