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丝路青年系列访谈和传播·青春电建丝路建功
作者
《中华儿女》记者陈晰
编辑
华南
年7月查锐在澳门参加第十二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
查锐现任中国电建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年于武汉大学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查锐入职了当时的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国水电集团”),开启了16年的海外工作生涯。卡塔尔、毛里求斯、肯尼亚、乌干达……从中东到非洲辗转二十多个国家,留下他一路成长的足迹。查锐长期坚守国际经营一线,开疆拓土,勇于创新,取得丰硕果实——中国电建集团在毛里求斯中标的第一个建设项目、承载着乌干达人民世纪梦想的卡鲁玛水电站项目、卢旺达国家“黄河小浪底工程”那巴龙格水利水电枢纽项目、开辟集团在境外项目开发新模式的肯尼亚年金公路项目……都凝聚着查锐的心血与付出。他的经历,既是电建青年从青涩稚嫩的“小白”成长为独当一面“大将”的励志故事,更是中国电建国际人“舍小家为大家”寻求海外发展、深耕国际市场的历史缩影。
跨国合作开启国际生涯
今年刚满不惑之年的查锐已经有16年的海外工作经历。年,查锐从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入职,当年就被派遣到卡塔尔,担任中国水电卡塔尔路赛项目部计划工程师,负责计划管理。卡塔尔路赛新城基础设施项目是卡塔尔最大的单体基础设施项目,在路赛新城开发以前,路赛只有一些废弃的渔村,基本没有基础设施建设。刚参加工作就参与大型国际项目,查锐像一块海绵拼命吸收,“跟着书本学,跟着外方学,跟着老同志学,不懂就问”。
项目里不仅有中方工作人员,还有从英国、美国等全球各地聘请的管理、技术人员。让查锐感受深刻的是国际项目管理的精细化和信息化,“每道工序卡得很严,如果在某个环节造成工期拖延,是哪方责任,可以获得多久的延期,需要通过进度软件计算和确认”。
为了严格保障工期,查锐和项目部的管理人员曾经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安全背心,顶着四五十度的高温和外籍工人一起在工地上砌路缘石,一干就是好几天,手脚都磨出血泡。
作为合同经理和施工经理助手,查锐全程负责整个路赛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下达、监控和调整,参与项目日常生产安排与项目经济责任制的考核。在工期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他协助项目部成功解决了项目统筹安排问题,保证关键里程碑按期完工,配合索赔累计近1亿美元。缜密有效的进度监控和计划管理,赢得了来自美国、丹麦和英国等国咨询专家和项目部领导员工的好评。
在这个项目中,查锐也得到全方位锻炼。“在工作中要抱着互利共赢的理念。和业主沟通,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技术人员沟通,首先要带着真诚的态度,要具备职业精神和契约精神,说到一定要做到。”这些从入职开始就形成的国际化视野和思维一直伴随他今后的职业生涯。
常驻非洲,奋力开拓市场
结束卡塔尔项目之后,年,28岁的查锐被任命为毛里求斯代表,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非洲海外工作。16年时间,他在北京只度过三个春节。“对我们来说,在国外工作是日常,回国倒像是出差。”
现在的他聊起非洲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如数家珍,俨然是一位非洲事务专家。毛里求斯、乌干达、肯尼亚、赞比亚……每到一个国家之前,查锐总是先做案头工作,买来成摞的书籍,把该国的历史、政治局势、经济形势等进行全面研究。在疟疾、风寒、埃博拉等疾病肆虐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查锐不畏艰难、勇于开拓。
年查锐(左二)和同事在卡塔尔路赛项目工地
“当时毛里求斯市场还相对空白,中国公司不多。”在查锐的努力下,中国电建从无到有开发了毛里求斯市场,击败其他实力强劲的国际竞争对手,中标了集团在毛里求斯的第一个项目——B6公路改造项目。毛里求斯是一个岛国,物资稀缺,只有几家原材料供应单位。法国公司在毛里求斯发展多年,基础很深,和当地的公司有深度合作。查锐还记得,和当地一家沥青生产公司联系的时候,对方开始拒不见面。“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介绍了我们公司的情况,在公路建设方面的经验,表达希望长期合作的意愿。”在谈判中,对方提出的问题,查锐和同事们总是认真对待,研究并给出反馈,还给对方的产品提出了诚恳建议,并提出了一些双方共赢的想法。经过多次见面交流,对方感受到中国公司合作的诚意,最终签订了合同。
这个项目之后,查锐牵头在毛里求斯筹建代表处和分公司,在当地渐渐树立起公司品牌。
年转战乌干达后,查锐筹建了乌干达分公司和代表处,多方位展开公司品牌营销。经过不懈努力,他成功签约了卡鲁玛水电医院项目。卡鲁玛水电站是当时东非共同体内最大的水电项目,也是全球公开招标的最大水电项目,引起全球同业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