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年的维塔士,被不少人称之为游戏行业的“黄埔军校”,在过去的10多年中,从这里走出了不少优秀的游戏人才。但同时,维塔士也是目前整个游戏行业外包企业中位列前茅的存在,全球员工数量超过人,仅国内上海工作室员工规模就达到了人,远超一般游戏企业。
那么在如今国内游戏行业发展变缓,大环境受挫的背景下,维塔士这家头部外包企业现状如何呢?对此游戏日报邀约采访到了维塔士上海工作室总经理王维维与招聘经理何莎,就人才战略与业务发展两个模块,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
维塔士上海工作室总经理王维维
王维维告诉游戏日报,今年以来上海维塔士依然保持着接近30%的人员扩张增速,游戏行业整体大环境的变化,让他们面对挑战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些机会,比如有部分游戏企业在当下环境中,希望能够通过外部资源来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而维塔士就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缓冲带”。
采访中,王维维还向游戏日报透露了他们内部的项目管理与资源调配情况,她表示在维塔士内部,拥有一个类似于中台的数字化平台,汇集了所有工作室的人力资源信息情况,通过这个数字化平台,根据客户需求,去进行人员资源调配和项目推进,以此来保证高效、高质的游戏开发。
维塔士曾参与《古墓丽影:暗影》制作
另外在采访最后,针对维塔士一直有提到的自研产品布局这方面,王维维也透露了最新的进度,她表示自研产品依然是维塔士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集团内部已经建立有自研项目评审体系,会对不同团队的产品进行审核,如果有团队做出符合标准的产品之后,他们也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去寻找发行商合作。
第九届游戏行业金口奖新增面向全球高校游戏制作团队的,参与奖项评选有可能获得专属奖金、国内游戏游戏行业知名制作人/专家点评解惑以及游戏公司校招/实习直通机会,欢迎更多优秀高校未来游戏人携项目参与报名,有兴趣的可以联系游戏日报。
本期嘉宾为维塔士上海工作室总经理王维维,招聘经理何莎。
游戏日报:上海维塔士现在的内部人员规模是怎样的?今年以来公司内部的人员变化幅度又是怎样的?
王维维:维塔士的业务立足在游戏领域,向客户提供游戏开发和合作开发的服务,以及对美术内容和程序上的支持。目前,我们上海维塔士的员工规模达到了人,包含大量跨文化背景的人才。年依然是我们发展和增长较快的一年,在今年我们的人员实现了接近30%的增长,预计明年我们还会维持较大幅度的增长。
游戏日报:您之前曾提到,维塔士外部一直采用buy-and-build战略去进行扩张,那么内部在人才储备这方面是采用怎样的一个战略方针呢?
王维维:是的,从集团角度来讲是buy-and-build战略,也就是通过收购和建立新工作室的战略来扩张我们的版图。扩张战略的话,主要是从人才储备和如何与客户更好地合作的角度来考量我们的选择。
我们在收购工作室的前期评估时,会充分考虑和评估它的能力独特性,以及它所在的地域是不是维塔士目前全球布局足迹上的一个空白。这样能直接地增强我们在尚未涉足的地域和技术领域中的人才布局。在建立新工作室时,同样也会考虑这个地方是否有足够的专业人士,有没有游戏市场环境,工作室所在的交通便利性、经济环境等,为维塔士迈出的新步伐提供人才储备上的有力支撑。总体来说,就是我们的人才储备是不是在未来有发展机会。
我举个集团层面的例子,像今年我们也新增了好几家工作室,在北美我们开了一家新的工作室叫Calypte,它提供全方位的合作开发服务。我们还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了新的工作室,他们会在美术方面、尤其是原画方面有更多的投入。像这些工作室都是基于我们的扩张战略,去填补我们在地域上的一个空白。
游戏日报:对于维塔士而言,什么样的人才是您觉得更契合公司?创意型的人才,还是技术型的人才?
王维维:其实创意创新型或者技术型,对于游戏行业来说都是很需要的人才,也是我们想去寻找和发展的人才。游戏本身是一个文化产业,也是一个创意产业,所以我们需要有创意型的人,不管游戏本身内容的设计,还是在技术工具软件的编写方面,我们都希望员工能够有他们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产出。
我们内部有一个“创新委员会”机制。创新委员会是自上而下的,由我们的高级管理层带着大家去做一些创新实践。如果委员会通过了员工提的有创意、创新的想法或者是新的游戏,我们会提供资源去落实这些想法。
另外,讲到技术型人才,维塔士的技术在行业内是走在比较前沿的,我们在技术上也投入了比较多资源,比如说像去年推出的虚幻5引擎,我们也是最早去接触的工作室之一,也是市场上在虚幻5引擎上开发游戏数量比较多的公司。还有像Houdini等在内的尖端工具,我们也比较早地开始应用到项目上。同时,我们也鼓励自己的专家团队去参与行业活动分享,去带动整个行业技术分享的氛围,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游戏日报:公司更倾向于从外部招聘直接入职便能上手的老员工,还是从0到1培养新员工为自己所用?
何莎:目前维塔士的人才来源是社招和校招各占一半。我们希望不仅能够吸纳各路英才,同时作为一个开发背景非常深厚的主机游戏公司,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在学习制作主机游戏时不走弯路。
从社交角度来看,拥有主机游戏开发背景,或者次时代写实美术风格项目经验的人,确实会更容易适应我们的开发节奏,不过这不代表我们会局限在这块领域进行招聘。维塔士近几年来,成立了中央技术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由维塔士最资深的技术、美术人员以及项目负责人带领,与团队分享实战经验,开发心得,以及开展项目工具培训等,帮助新员工能够快速融入。
在校招方面,我们建立了非常深度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学校一起进行课程的优化,提供实训机会,保证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实践经历符合企业的招聘需求。
游戏日报:据了解维塔士在校企合作这块投入比较多,从公司发展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对维塔士内部的人才战略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何莎:校企合作是一个双赢的模式。我们希望能以维塔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武装”自身的职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积极响应国家对“产学研一体”的发展新趋势的呼吁。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掘契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这是我们企业一个基本的诉求。能进而推动行业人才池的升级,更进一步推动行业生态的整体升级,可以说是我们对校企合作所寄予的一个长远的目标和愿景吧。
王维维:过去我们主要从校招中去获得高校人才,在校企合作方面,我们还是在一个试点和优化的阶段,我们已经从与几所学校的顺利合作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包括在培训内容、合作模式上,接下来会以此为参考把我们的校企合作进行提升和优化。
所以在这个领域,接下来几年,我们会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怎么与更多学校以及更上游的学校去合作,尤其是那些有游戏开发相关专业的学校,去更好地培养游戏行业人才。
游戏日报:维塔士内部是怎样去做项目管理与资源调配,来维持高速、高质的游戏开发?
王维维: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增长,根据上个月统计,整个集团规模已经达到人,这个人数一直在动态变化,优化调配确实是个难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内部构建了一个数字化平台,集合了所有工作室的人力资源信息,包括人力资源变化的情况、预测情况以及项目需求,去匹配项目需求和资源调配。其实接下来几年,我们也会大力投入资源去优化这个数字化平台。让它不仅仅只是服务于数据管理,也能服务于我们与客户沟通、市场预测、项目管理等方面,我们内部也在热烈讨论怎么去构建这样一个完整的数字化平台。
关于资源调配,我们大力优化增加人才管理的颗粒度,包括人才的技能图和培训需求管理等,来更高效地保证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让我们的项目能顺利进展。
在面对客户需求方面,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客户对项目不同的品质要求,匹配符合要求的工作室和团队。与此同时,在数量上,我们也可以灵活调配,根据项目的规模安排合适体量的团队或多个团队。
游戏日报:是不是可以把它理解为相当于一个比较透明的数字化中台?会涉及到跨工作室或者跨团队合作吗?
王维维:差不多。这个平台集中了所有的工作室信息,可以很好地为我们的管理层、销售、项目管理方提供一个全局信息,让我们能够迅速作出反应,进行资源调配和调整。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刚开始客户需要一个人团队,随着项目的推进,客户需求可能会拓展至人规模,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去调配其他工作室的资源,包括定位合适的团队资源,以及了解他们可以加入项目的时间节点等,同时系统也可以让我们很灵活地模拟人员安排,需求可以迅速同步给各个招聘团队,及时调整补充人才的优先级。
游戏日报:在目前游戏行业技术发展迅猛的当下,行业对游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制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维塔士都在通过怎样的方式维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王维维:随着游戏行业的发展,包括平台与硬件性能的迭代,玩家对游戏内容需求的质和量都在日益增加。从客户的角度来说,我们看到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往高层次方向发展,客户希望我们的团队与他们的核心团队没有区别,即使身处不同时区也能一起工作。这种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在沟通上,被客户视为是他们核心团队的延伸。
这种延伸一方面要求我们掌握从游戏的设计到制作到最后集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是需要与客户高度一致的互动和沟通。毕竟游戏作品不是一个固定模式的产品,而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创意性思考的产品,从这两方面来说,我们需要帮助客户解决的不仅是人力短缺的问题,更是技术方案的问题。
对于维塔士来说,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业务模式上的升级转型,维持和提升我们在游戏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在传统意义上我们是第三方游戏产品的服务提供者,我们会进行更复杂化的端对端服务转变,为客户提供更大规模的开发和制作,做到真正意义上与客户一起平行开发。
另一方面,是加大在技术团队和新工具上面的研究和投入,考虑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多前瞻性的风险预估和最佳解决方案。在过去几年的摸索过程中,我们在很多项目上都看到了效果,实现了在价值链上的攀升。拿现在整个市场甚至整个行业比较火的元宇宙领域举例,在早期我们对照扫技术和数字人技术都有投入和研究。这样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赢得了很多长期客户,成为保障我们业务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
游戏日报:除了技术上面的更新之外,在人员上面是否会进行升级,包括对现有人员的培训,以及提升人员整体的能力和素质?
王维维:在培训领域维塔士还是比较出名的,听说在我们好像还被称为游戏行业的“黄埔军校”。虽然我们对外宣传比较多的是针对毕业生或者刚入行员工的培训,但其实在我们内部也具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刚才也提到,我们内部有一个名为CTG的团队部门,他们主要是为进行中的项目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同时为我们的员工准备大量的培训资料。
在日常过程中,CTG会去收集各个工作室的最佳实践案例,包括技术方面的优质内容进行分享。在各个项目出现不同的难点,面临不同的困难时,他们会帮你匹配到其他工作室或者是外部的专家来协助解决问题。这个部门的存在,很好地实现了维塔士集团内部的资源与知识的共享。
回到前面所说的,在入门级培训领域,我们其实做的更完善。比如游戏美术方面,无论是游戏场景、游戏角色还是概念原画,以及程序方向和设计方向,我们都有对应的培训班课程,能够帮助我们在校企合作中与学校更好地对接,帮助那些刚毕业的学生在进入游戏行业之前接受前期培训,也为他们进入游戏行业的工作做良好的铺垫。
游戏日报:目前有部分头部游戏企业对外投资收购了不少外包公司,这个现象对于维塔士而言,会不会是一个挑战?
王维维:对于维塔士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很多大型游戏公司都会有这样的收购,他们通过并购来扩大自己的产能和底盘。可以看到跟过去20年相比,整个游戏行业都在慢慢洗牌,小公司的生存空间在压缩,而大公司的能力以及盘子优势性都会凸显。基于我们buy-and-build的策略,在收购过程当中,会看到我们的收购目标可能也是这些头部企业的收购目标,竞争会更激烈。
说到机遇,从供应商的角度来说,行业整合以后行业的资源都会更多流向大厂商、大IP,维塔士在与这些大厂合作,在能力和规模上都具有独特优势,更有机会与他们获得长期深入的合作。而且我们的服务本身,包括我们的生产线、服务的灵活性以及比较成熟的流程化管理,都能够很好地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过去客户可能需要与多家外包商和供应商对接,而维塔士作为独家的服务商可以直接跟这些大厂合作。当我们与客户合作一个大体量的项目时,他们仅仅依赖于维塔士就可以实现几乎所有的需求,去提供原来他们需要多头沟通若干第三方才能解决的大量项目内容。
游戏日报:今年以来整个行业,包括市场规模增速变缓,让不少人觉得是游戏行业的寒冬到来。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之下,从人才方面和业务板块这两方面来说对维塔士有哪些影响?
何莎:人力方面,可以看到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游戏行业的发展脚步确实放慢了,这也直接影响了求职市场的情况,我们感知到人才流动变活跃了。
我们在和一些资深候选人聊天的时候,也会发现候选人的求职心态有所改变。他们会期望在一个不那么内卷的环境中不断精进,而我们维塔士所一直倡导的,就是让每一位员工的生活与工作相平衡,拒绝无效加班。今年我们也确实吸引了很多有大厂背景和丰富经验积累的优秀人才的加入。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维塔士的优势其实更有所凸显。
王维维:从业务角度来看,整个市场的变化我们也有感知。今年9-10月间,海外的一些线下游戏展会重启,能够看到其实市场仍然有大量的需求。当然也会看到一些客户因为资金压力、人力成本上升等压力,在进行项目优化调整。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对于维塔士来说其实是一个机会。市场仍有有一部分活跃的、在大步前进的客户,也会有一部分希望降低风险、平稳过渡的客户。对于前者,维塔士会为他们提供一个寻求新机会的解决方案。而对于那些想规避风险的客户,希望在目前经济环境下放缓脚步的客户,维塔士在质量和服务上的保证,是他们风险控制的缓冲带。
维塔士作为第三方的服务商,我们的团队对他们而言是可以按照他们的需求去非常灵活调整的,极大的灵活性是现阶段他们项目优化调整方面非常迫切和看重的一点。而对游戏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在过去的这些年维塔士一直都保持稳定增长,无论是在经济周期的低谷还是高峰的时候,我们都非常稳定。所以对于从业人员来说,维塔士能给予他们想要的“职业安全感”。
游戏日报:您之前有提到维塔士在布局自研产品,目前布局进度如何,当下环境中这方面的战略是否有改变?
王维维: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