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皆为年初所写)这是我在年的书单,稍微整理一下。有些书已经过了一年,再回忆内容并表达出来,已经比较吃力,只能翻翻目录,简单的写上几笔,有些则引用了一些书里的话并别人的话,已用双引号标注出来,有些涉及具体方法的,更是简单的用了一些目录,权当作为介绍。
1.《蒋勋说唐诗》,蒋勋,文学
年《蒋勋说宋词》的姊妹版,文笔依然很优美,蒋勋通过几位诗人串联起一个诗的大唐。文学总是与时代紧密相连,唐诗的美是对大唐丰富色彩的描绘,初唐、盛唐和晚唐的迭起更替,这一幕精彩的戏,在春江花月夜的曲调中,蒋勋通过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讲出大唐。
2.《亭长小武》,史杰鹏,文学
这本书是几年前听《罗辑思维》介绍的,当时想买,纸质书没货。这是本数史杰鹏的成名作,整体上讲的是汉武帝时,南昌一个叫小武的亭长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一步步从基层走上权力巅峰的故事,在现实与虚构、历史与文学之间,史杰鹏似乎重现了一群汉代人物的生活。这似乎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但绝不仅在此,如果要更详细的了解这本书却有没有时间,可以搜罗振宇的视频介绍。
3.《暴风骤雨》,周立波,文学
因为那篇《分马》的课文,这是一本中学时代就想看完的书。中国土改小说的代表作。
4.《10人以下小团队管理手册》,(日本)崛之内克彦,管理
日本人写书讲管理,似乎是邻家大叔在喝了杯茶后,很口头的在讲自己的一些心得。任何管理者都可能会遇到书中的问题,但这本书很大程度是为初次走上管理者岗位的人或者一线主管们而写,针对他们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提供一些指导。个人看来,崛之内克彦给读者们既炖了点鸡汤,也煮了点腊排骨。
5.《把信送给加西亚》,(美国)阿尔伯特·哈伯德,文学
“这本书从远离借口、拥抱责任、学会主动、追求卓越、坚持不懈和热爱生活六个方面剖析了罗文中尉成功的原因,为后世追求卓越人生的人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当一本文学书的内容为管理学所借鉴,这本关于忠诚、勤奋、敬业、执行的书,就富有了营销、品牌、管理乃至人力资源方面的内涵,成为众多强企业培训的书。
6.《用好人、分好钱——华为知识型员工管理之道》,余胜海,管理
任正非说“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进行管理的能力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这本书是对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解读与分析,主标题的六个字是很多管理者都同意的结论,在前面加上“如何”就成了他们喜欢讨论的话题。一个企业的领先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理念上的先进往往带来战略上的高人一筹。华为这艘大船的前途是星辰大海,其后的小舰队们怎么跟上?
7.《茶之书》,(日本)冈仓天心,文化类
日本美学大师冈仓天心传世之作,也是茶道领域的经典。从茶道入手,将日本美学的经典呈现在读者面前。感知自己不凡中的渺小,正视他们平凡中的伟大,劳苦奔波中、抬眼云天际,一杯热茶,足令人充盈。
8.《人类酷刑简史》,(美国)马克·唐纳利、丹尼尔·迪尔,历史
这本书还有个副标题:揭秘文明面具下的恐怖人性,仅看目录,各种酷刑的名字足以让人不适。审视历史,如同眼前的画布展开又卷起,在某个较为阴暗的角落,演员表情狰狞、道具血腥,你可以感知那些痛苦,于是内心难以安宁,此时一个声音在你左耳响起:“小子,这都是真的”。你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文明的时代,似乎已经远离眼前的一些,这时一个声音在你右耳响起:“人性可还没变呢”。
9.《OKR工作法》,(美国)克里斯蒂娜·沃特克,管理学
10.《这就是OKR》,(美国)约翰·杜尔,管理学
这两本书都是讲的OKR,OKR即ObjectivesandKeyResults的缩写。目标就是你想做什么事,关键结果就是如何确认你做了那件事。相比较与更注重指标的KPI,OKR是一种聚焦目标的思维。领英资深产品经理克里斯蒂娜·沃特克介绍了OKR如何实施的全流程及应用场景建议。OKR之父约翰·杜尔在这本书中介绍了OKR的四大利器“目标聚焦、团队协同、充分延展、责任追踪”。
11.《秦谜》,李开元,历史
秦始皇的弟弟为何投敌、昌平君有多少个身份、坑儒该不该秦始皇背锅、秦始皇的爸爸和夫人又是谁,来自成都的李开元教授以福尔摩斯式的侦探眼光考察这段远去的历史,在逻辑合理的前提下,以丰富的想象,走出套路开出另一片江湖。这又是一本罗振宇的推荐书,他的视频介绍更丰富全面。
12.《人件》,(美国),迪马可·利斯特,管理类
这本书讨论的是软件开发和维护团队的管理问题,作者认为知识型企业的核心是人而非技术,呼吁给与软件开发者更多的自由和信任。借阅自信息资讯中心,想是哪位同事之前推荐并借阅过。
13.《查令十字街84号》,(美国)海莲·汉芙,文学类
擦好桌子,铺上几张纸,反复抖几下手腕,刚郑重的写下几个字,又觉得写的不好,撕开这页,重新开始。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想必已经无需介绍那个时代的韵味,通过纸张传递的温度,通过笔端感受的情绪,已经难以找寻。
14.《华为工作法》,黄继伟,管理类
结合华为案例讲华为为什么能成功。
15.《黄金时代》,王小波,文学类
引用当时看完书后在朋友圈的即兴留言吧:小时候,以为自己的故事足以写成《XX全集》,人生会很丰富,世界足够宽广,道路曲折但风景美丽,山间的风和泉水一样清冽,在某个静止的瞬间,有一条线从银河系穿过,左右两边的天体重量刚好一样,而自己稍微动动指头,天平就会倾斜。生活还在前行,但故事越来越少,有趣的回忆总在过去,遗忘的风险还在提高,或许全集终会变成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在岁月里又会化灰。
16.《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美国)薇妮斯蒂·马丁,文学类
无处不在的竞争,无法躲避的焦虑,纽约上东区精英家庭的体验式研究,讲述了那片丛林的法则。
17.《当呼吸化为空气》,(美国)保罗·卡拉米什,文学类
世界顶级神经外科医生保罗·卡拉尼什记录自己与癌症抗争的生命感悟,忘记故事如何开始,却不难猜出如何结束。引用当时看完书后在朋友圈的即兴留言:在生命的原野,我们何其轻盈,随风而动,时而山巅,时而谷底,与希望同在,也与死亡同行。
18.《四个春天》,陆庆屹,文学类
自学成才的陆导演的随笔,记录了自己父母、故乡、旧景、陈物,满满的烟火气和人情味,风景或不曾相同,但故乡和家的温情又何其相似。同名电影已出。
19.《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美国),卡罗尔·德韦尔,心理学
作者认为,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固定型与成长型两种思维模式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人生和职业目标。用成长的思维看待自己、家人和下属,或许会改变我们的一些行为。
20.《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美国)保罗·福塞尔,人类学/社会学类
我们的举手投足无不在暴露着自己的格调,我们的衣食住行时刻在定位自己的等级,无可忽视、无法避免。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不限于有多少钱或能挣多少钱,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同样重要,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确定了每个人的生活位置。
21.《墨菲定律》,张文成,心理学
简而言之,墨菲定律讲的是“怕什么、来什么”。在这本书中,作者从自我认知、经济管理等知识入手,讲了几十条对生活、工作具有诸多影响的心理学和管理学定律和法则。
22.《不可能犯罪诊断书(3)》,(美国)爱德华·霍克,文学类
邢捕头在同福客栈就着一碟花生米二两温酒,向各佟掌柜老白等一干人讲自己办案的故事,不时问问“你猜怎么着?”大多数时候,众人只能懵懂的摇摇头,催着老邢接着讲,老邢卖了个关子,又放了一颗花生米在嘴里,这才继续说下去。
刚才纯属胡扯,这本书这是古典推力文学方面的代表作,一个个推理小故事连起来的,读来不累。
23.《人类群星闪耀时》,(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文学类
“14个人类历史关键时刻的选择与命运,一瞬间的选择,却是人类命运的转变。”
24.《打开一颗心——一位心外科医生手术台前的生死故事》(美国),斯蒂芬·韦斯塔比,文学类
世界顶级心外科医生的传记,在展现心胸外科手术技艺之余,也借病症、病患和自己的业务游历,揭示人世百态,展现了一名外科医生眼中所见的悲伤与爱,以及对医疗制度、伦理和医学教育的反思。
25.《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槽叔,投资理财类
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