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商学院薪酬激励体系设计思路人力资源

管理商学院:薪酬激励体系设计思路一、总薪酬的构成固定薪酬属于保障性收入,能够全部获得;浮动薪酬属于激励性收入,能否全部获得取决于:个人业绩、部门业绩、公司经营效益;岗位标准总薪资包括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计件工资,反映的是考核目标完成情况下该岗位工作所应获得的薪酬回报。1、薪酬固定薪酬:根据岗位评估结果确定,根据任职者技能评估结果确定,受任职者能力水平影响,受工资档次内所处位置的影响。浮动薪酬:根据业绩目标完成情况确定,奖金空间一般在年初业绩合同中标明,受任职者业绩水平影响。长期激励:赠予或者购买企业股票;以某一固定价格购买公司的股票期权;作为长期激励的股票有强制持有期要求,(3-5年);期权企业许可在一定时间内行权(7-10年)。2、福利法定福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基金、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补充福利:人身意外保险、分配住房/或住房补助、配车/或交通补助、通讯补助、餐补、过节费/其他补贴、培训、长期服务奖、俱乐部会员、出差政策。二、薪酬理念1、集团的薪酬体系设计应当充分考虑现有的薪酬水平,以业绩增长支持薪酬总额的增加,重点解决薪酬体系的内部公平性问题;2、根据每个岗位的价值来确定岗位在商行内部的相对重要性,进而确定相应薪酬水平。使用正略钧策提供的专有岗位评估系统对**集团各层级岗位进行整体评估,以保证薪酬体系的内部公平性;3、在薪酬体系设计时,根据集团的战略定位、业务特征、相关薪酬政策及实际业务情况进行倾向性原则的确定。在具体设计时注重对关键、重点序列及岗位的倾斜;4、新的薪酬体系应保持足够的灵活度,可以对特殊情况进行处理,并进行定期的动态调整,使之更适合公司发展阶段以及外部人才供给市场的变化。三、薪酬策略1、集团整体薪资水平维持目前现状,在无锡地区以及电缆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从而可以吸引行业内的各种人才加盟**,并有效保留现有人才;2、薪酬激励的重点是中高级管理人才、技术研发人才、营销人才,同等级时给与较高水平定位(调节系数代表了不同的薪酬水平市场分位);(不必考虑)3、对于不同岗位价值给与不同的薪酬回报;4、充分考虑和尊重员工的历史贡献,鼓励对公司的忠诚,对于司龄给与适度的薪酬回报;5、创建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对于学历和职称给与适度的薪酬回报;6、控制目前的薪酬成本不要有大幅上涨。四、薪酬体系设计原则1、以岗位价值定基本薪酬等级——主要付酬要素是岗位,根据岗位评估结果确定确定不同岗位的等级高低。2、以能力高低定基本薪酬档次——兼顾人员能力的不同,设置薪酬等级的带宽以保证能力的提升有相应的回报。3、以岗位类别定薪酬结构比例——考虑岗位的业务和风险特征,根据岗位类别和层级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业绩工资比例。4、以业绩好坏定实得绩效薪酬——突出薪酬给付的业绩导向,基于业绩给付奖金,不同的岗位类别使用不同的业绩挂钩方法(年薪制、月度考核奖金等)。5、以市场稀缺度定薪酬模式——保证薪酬体系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对于稀缺度一般的常规岗位建立上述以岗定薪的主流薪酬模式,对于稀缺和过剩岗位使用谈判工资模式。五、混合薪酬体系基于岗位+业绩的薪酬模式”为主,辅以“基于市场的薪酬模式”的混合薪酬体系:1、岗位绩效薪酬模式:适用于公司大多数的、人员供应不是很紧缺的成熟岗位;2、协议薪酬模式:适用于人员紧缺的关键中高层级技术、管理岗位,以及短期劳务外聘的专家人才(不包括合同关系的专业外包专家的费用支付),对于协议薪酬模式要严格控制,要建立严格的资质审查和审批流程;低等级岗位替代性较强,也可以采用此模式,主要是后勤服务人员,如餐厅/客房/歌厅服务员、清洁工、物业服务人员等。(不采用)六、薪酬构成方式1、岗位工资可以拆分为(基本工资+岗位津贴),体现了岗位价值本身给与任职者的薪酬回报保障作用;2、补贴:包括年功补贴、学历补贴、职称补贴等,体现了对司龄、学历、职称的重视和鼓励;3、收益分享:根据公司年度收益状况,将收益的一定比例作为奖励,分配给公司的员工,原则上人人均有机会获得,体现了公司总体效益给与全员的薪酬回报;4、绩效工资:完成岗位本身所预期的目标时获得的薪酬回报,和岗位工资一起构成了岗位价值所对应的现金总收入;5、超额销售佣金:指实际销售业绩超出预期销售目标的部分所应获得的提成奖励,体现了对任职者突出销售业绩的激励;6、特殊奖罚:针对任职者的特殊贡献和失误给与的奖罚,体现了对重大、例外事件的激励;7、福利:包括法定福利和公司福利,指公司为员工提供的各种法定和公司特有的非货币形式待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81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